搜索達爾·瓦瑟曼的結果,共171092筆,(花費0.001405秒).

用戶 Caesar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什麼是藝術?瓦爾達就是藝術!就連藝術女神繆斯遇到瓦爾達都會說:瞧這個人,她比我本人還要藝術!
3 years ago
烏瑪瑟曼有點美

用戶 Fannie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的評價.

4 years ago
看完該片,你就明白阿涅斯•瓦爾達何以被稱為“新浪潮老祖母”了。1954年,戈達爾、特呂弗還是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夥,阿涅斯•瓦爾達已經拍攝完自己的第一部長片了。該片感覺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與法國新浪潮的連接作品,“短角”(瓦爾達的成長之地)是新現實,“情事”是新浪潮,寫實與創作並重並交

用戶 Celia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的評價.

4 years ago
瓦爾達對自己的影史地位很瞭解呢。感覺左岸派電影的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找到這部影片之中,西爾維亞·蒙佛特和菲利浦·諾瓦雷的部分,對白做的好似旁白(雷乃和瓦爾達的剪輯),神神叨叨的感覺頗似日後杜拉和雷乃的作品。另外一半帶有記錄性質,由瓦爾達本人發揚光大。製片方式深刻影響了日後的新浪潮。

用戶 Bella腳踏車大作戰 Wadjda 的評價.

4 years ago
儘管影片的政治訴求是明顯而強烈的,但曼蘇爾做到了展示,而不是講述故事。不僅瓦嘉達明媚動人,所有的女性都再有故事中的故事。這是文化、宗教與未來的碰撞。相當可觀。

用戶 Amanda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的評價.

4 years ago
7.8;那些含情脈脈的推鏡,26歲的瓦爾達還處在文藝的年紀
4 years ago
瓦爾達奶奶就是傳說中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吧,紀錄片依然充滿可愛創意,兼具忘年童趣和生命豁達。這回她拉上一個酷似年輕戈達爾的攝影師,把一路上遇到的普通人打印成巨幅照片貼在樓房上,並記錄下他們的反應。最後他們真去找戈達爾了,可惜撲了個空,瓦爾達委屈哽咽著說,我喜歡他,但他真是個臭老鼠!

用戶 Cedric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瓦爾達奶奶就是傳說中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吧,紀錄片依然充滿可愛創意,兼具忘年童趣和生命豁達。這回她拉上一個酷似年輕戈達爾的攝影師,把一路上遇到的普通人打印成巨幅照片貼在樓房上,並記錄下他們的反應。最後他們真去找戈達爾了,可惜撲了個空,瓦爾達委屈哽咽著說,我喜歡他,但他真是個臭老鼠!

用戶 Hilary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瓦爾達奶奶就是傳說中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吧,紀錄片依然充滿可愛創意,兼具忘年童趣和生命豁達。這回她拉上一個酷似年輕戈達爾的攝影師,把一路上遇到的普通人打印成巨幅照片貼在樓房上,並記錄下他們的反應。最後他們真去找戈達爾了,可惜撲了個空,瓦爾達委屈哽咽著說,我喜歡他,但他真是個臭老鼠!
4 years ago
沒等到老朋友戈達爾,JR安慰瓦爾達:“他可能是想打亂你電影的敘事結構。繼續各自的創作,或許有天你們的作品還會彼此交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瓦爾達記得自己33歲的時候,戈達爾在她面前突然摘下過墨鏡,就一小會兒。快90歲的她坐著輪椅在盧浮宮奔跑回憶《法外之徒》。法國電影新浪潮可真好~
4 years ago
5.0。1.用臉龐放大村莊,以想象懷緬浪潮。2.不願脫下墨鏡的JR,讓瓦爾達想到固執的戈達爾。3.普通人也有神蹟日常:勞工群像,農場主,撐陽傘的女人,敲鐘者。4.模糊或清晰,取決於你如何看事情,保持距離,或站在高處。5.吃了戈達爾的閉門羹,瓦爾達有點難過,JR安慰說,他可能是想打亂你的敘事結構。

用戶 Isabel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沒等到老朋友戈達爾,JR安慰瓦爾達:“他可能是想打亂你電影的敘事結構。繼續各自的創作,或許有天你們的作品還會彼此交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瓦爾達記得自己33歲的時候,戈達爾在她面前突然摘下過墨鏡,就一小會兒。快90歲的她坐著輪椅在盧浮宮奔跑回憶《法外之徒》。法國電影新浪潮可真好~

用戶 Morgan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5.0。1.用臉龐放大村莊,以想象懷緬浪潮。2.不願脫下墨鏡的JR,讓瓦爾達想到固執的戈達爾。3.普通人也有神蹟日常:勞工群像,農場主,撐陽傘的女人,敲鐘者。4.模糊或清晰,取決於你如何看事情,保持距離,或站在高處。5.吃了戈達爾的閉門羹,瓦爾達有點難過,JR安慰說,他可能是想打亂你的敘事結構。

用戶 Paddy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沒等到老朋友戈達爾,JR安慰瓦爾達:“他可能是想打亂你電影的敘事結構。繼續各自的創作,或許有天你們的作品還會彼此交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瓦爾達記得自己33歲的時候,戈達爾在她面前突然摘下過墨鏡,就一小會兒。快90歲的她坐著輪椅在盧浮宮奔跑回憶《法外之徒》。法國電影新浪潮可真好~

用戶 Demi最酷的旅伴 FACES PLACES 的評價.

4 years ago
5.0。1.用臉龐放大村莊,以想象懷緬浪潮。2.不願脫下墨鏡的JR,讓瓦爾達想到固執的戈達爾。3.普通人也有神蹟日常:勞工群像,農場主,撐陽傘的女人,敲鐘者。4.模糊或清晰,取決於你如何看事情,保持距離,或站在高處。5.吃了戈達爾的閉門羹,瓦爾達有點難過,JR安慰說,他可能是想打亂你的敘事結構。

用戶 Neil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的評價.

4 years ago
伯格曼的《假面》中那個留名影史的面孔鏡頭其實是本片最先用的,但這部處女作中的每一個鏡頭都顯得刻意與不自然,雷乃操刀的剪輯也不能掩蓋劇情設計的無趣(與後來的瓦爾達相比這的確太無趣了)。
1 year ago
主演伊莎貝拉·弗爾曼確認迴歸,將依靠特效和動作捕捉達到年輕的效果。 wow~
1 year ago
主演伊莎貝拉·弗爾曼確認迴歸,將依靠特效和動作捕捉達到年輕的效果。 wow~

用戶 Macy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的評價.

4 years ago
瓦爾達鏡頭下的短岬村實在太迷人,令我不由地念想起甜蜜的羅馬,芬芳的普羅旺斯,以及豔陽下的托斯卡納。PS:很喜歡瓦爾達的視角,一如她所熱愛的裝置藝術,影片的每一格畫面都顯露出私密的美,契如紗網中的胭脂魚。

用戶 Linda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 的評價.

4 years ago
02-62-03 1956年只有26歲的瓦爾達執導了她的處女作《短角情事》。直到10年後都沒有收回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但該片卻成了法國新浪潮的開山之作。該片甚至比特呂弗的《四百擊》還早了3年。瓦爾達因此也被稱為新浪潮運動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