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功幫主專欄】《孤味》:自然展開,就會可愛。

 

【文/香功幫主】嘉義著名咖啡店創辦者林玉蘭舉行70大壽,四個女兒和侄女特意返鄉團聚。但是失聯十多年的父親陳伯昌忽然傳來噩耗。玉蘭儘管對可恥的丈夫滿心憤恨,仍然承擔起喪葬事宜。到底伯昌為什麼要離家?他和玉蘭為什麼沒有再婚?女兒們又該怎樣面對父母親不願明說的祕密?

「這個人是誰啊?」小澄。

「她爸爸啦。」玉蘭。

許承傑編劇的《孤味》開場很有趣,玉蘭一大早去漁市場採買,我們以為她是為咖啡店在備料,居然回家後,接掌母親咖啡店的小兒子佳佳抱怨母親插手管事,並且對母親修改菜單一事深感反感。那場戲點出了玉蘭的個性:控制慾。玉蘭不放心將咖啡店交予佳佳獨自一人經營,總會「幫忙」照料。同樣的,玉蘭的大女兒阿青和小女兒阿瑜也對母親什麼事都要插手管一下深感受不了,遂故意與母親保持相距,只為的是能擁有多的「自由」。

面對四個女兒的怨言,玉蘭自覺委屈,相較於可恥的丈夫,女兒們反倒更怨她?玉蘭有次對阿青怨嘆地說:「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聽到妳(阿青)一聲謝謝。」情緒勒索的人,經常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勒索對方,一如玉蘭覺得自己付出許多,女兒「必須」心懷敬佩,無法有二心。但她沒有預料的到是,長時間活在母親「期待」下的女兒們,只不過過得並不輕鬆。

玉蘭為什麼會變為一個愛控制人的母親?試想一位男性即使丈夫的關係而跟孃家幾乎斷絕往來,又即使丈夫不在身邊,只能一肩挑起照料女兒們長大的重任,她必須彪悍,否則活不下去、她必須保證所有的一切都在「掌控」中,否則難以深感安心。女兒們對母親的付出看在眼裡,卻又對父親的離開一知半解,久而久之,母女間便造成了嫌隙。

「為什麼妳們有話都不跟阿嬤說清楚,要在背後批評?」小澄。

每一家庭(或每一人)為什麼總有這麼多的祕密?不說出來,是不敢揹負壓力,不敢被指指點點。不說出來,也是家醜無法外揚,覺得沒有面子。伯昌數次劈腿,毀了玉蘭的自信與信任。但玉蘭又放不下對丈夫的愛(不然不能生這麼數個女兒),因而,即便先生在十多年前便要跟她再婚,她也不願。婉拒再婚不只是不敢讓先生好過,也是懼怕喪失對方。最愛的人是你,最恨的人也是你。這種矛盾的心情,有誰能夠理解?更何況玉蘭和丈夫之間,還藏有一個「秘密」,將他們兩人給緊緊綁在一同。

不只母親懷有祕密,阿青、阿瑜和佳佳也有各自的私密心事。家人朝夕相處的規則是:沒事的這時候,大家都可以退一步,隱忍著不說(但芥蒂與疙瘩還是會在內心深處滋長)。出現事情的這時候,才會在某一時間點爆發開來。伯昌的喪生是個引子,十多年來玉蘭和女兒們故意迴避的話題,現如今都被攤在陽光下,逼著他們面對。

《孤味》簡直是《聽說桐島退社了》的翻版,一個不存有的人,存有感反倒最強烈。每一女兒對於父親不盡相同想象,阿青挺父親,覺得母親逼走了他、阿瑜怨父親,覺得父親可恥、佳佳經常瞞著母親跟父親和他的伴侶蔡大姐私底下見面,對於父親也有有別於妹妹們的想法。實際上,四個女兒對父親的想象都算不上錯誤,「人」原本就不能只有一個面向,他可以是可恥的父親與丈夫,卻也可以是承擔罪名的丈夫與可憐女兒的媽媽。

十多年前,伯昌偷了岳父的公章去銀行貸款,本想賭一把求翻身,但豪賭失利,他不敢讓妻子難做人而決定再婚,打算放玉蘭自由。但是,玉蘭才是偷拿公章的人,伯昌的錯誤決定,她也是「關係人」之ㄧ,只是玉蘭的父親不敢女兒被自己的叔父怪罪,而把罪全數推給了外甥,以為這種女兒就還有孃家的人可以依靠。居然玉蘭的叔父覺得伯昌害死了他們的父親,仍然斷絕了跟玉蘭的取得聯繫。

玉蘭的父親指出自己是在幫女兒而隱瞞真相,居然那個祕密在女兒內心深處生根幼苗,引致玉蘭面對伯昌有著憤恨與內疚的矛盾心情。同樣的,玉蘭也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幫助女兒們擁有很好的人生,但過分強勢(霸道)的基礎教育形式,反讓女兒責怪起母親。嘲諷的是,阿瑜憎惡母親幫自己選擇未來的路,她卻也繼承了母親的生性,不顧女兒小澄的譴責,硬是要把小澄送來英國唸書...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父母輩常說的話語背後,多少也夾帶著「聽我的話就對了」的命令。《孤味》藉由伯昌的喪生,讓各有心事的一家子,總算「稍微」坦言地面對彼此間,把話說開,就可以解開心結,也才更能體諒彼此間的艱辛。

「蓮花的每一個摺痕都不要太深,輕輕地摺開,讓它自然展開,就會漂亮,不要勉強。」蔡大姐。

放手,並非放棄,而是懂得寬恕,懂得不過度的執著。《孤味》以「生和死、分與合」破題:玉蘭的生日同時是伯昌的死日。我們以為生和死是對立面,互不屈服。但電影告訴我們,生與死更像是共生關係。伯昌的死,帶給了玉蘭新生,逼著她去面對放到內心深處數十年的祕密,並從中贏得解脫,不再受到過往的陰影束縛,踏上「林秀英」而並非「陳伯昌妻子」的路。同樣的,電影開場是阿青、阿瑜和佳佳等人為的是母親的生日壽宴而聚合,又即使父親的喪生而揭開母女間的喉嚨,險些就要分崩離析,但從父親的喪生、小澄準備去英國唸書、阿青肺癌的發作以及和舊情人的重聚、父親的伴侶蔡大姐的亮相等,都讓這幾位女兒重新認識自我、試著理解母親的心情、踏上與父母親有點兒相似但又有些許不同的心靈公路(女兒們也許比母親早了數十年時間學會寬恕與放手的重要性)。

「他(伯昌)如果沒先遇見妳(秀英),我跟他可能也沒法在一起。」蔡大姐。

《孤味》之於我算是有點兒起起伏伏的經典作品,電影前半場為的是維持懸念(玉蘭的祕密),故事情節在不同角色與時空間不斷跳躍,由於聯絡線繁多,使得觀影情緒一直受到中斷。伯昌與女兒們的情感,篇幅不多,點到為止,很多「細節」須要觀眾們自行補上(我不太能感受到父親之於女兒們的重要性)。再者,我可以理解阿瑜對母親的責怪,但為什麼會覺得送女兒去英國就等於擁有更多的機會?

總體而言,《孤味》還是有觸動我。電影沒有痛哭大鬧,沒有不斷放狠話的尖銳交戰,也沒有把家族情仇拍得油膩煽情,影片能打動我的根本原因是:柔情。柔情就是:淡淡地看著「過」給別人家的三女兒回去拜祭父親,綁條紅線,就是你我隔開三地卻又永遠在一同(血緣關係)的象徵意義(那場戲非常非常好)。柔情就是:陪伴伯昌最後十幾年時間的蔡大姐,默默地吸收著眾人的眼淚與怨懟,不故意去解決,而是耐心等候對方走出來。柔情就是:惋惜竟能在喪生之後,贏得救贖。玉蘭故意的「退位」,讓一段關係活出法律條文以外,宣稱「愛」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孤味》的女演員表現出色,陳淑芳去年以《孤味》和《孤味》0入選金曲獎最佳女主角和男配角,兩部影片的表現都精采,她在《孤味》的演出,篇幅更長細節也更多,討厭她在殯儀館外,輕聲喊「蔡小姐」的小心翼翼(男人的直覺很強大的!),也討厭她在劇中兩場唱卡拉OK的戲,電影開場在車裡跳舞是愉悅、喪禮跳舞是悲傷(思念)、片頭又在車裡跳舞,卻是走出去的釋懷。表演幅度廣而有說服力,算是我現階段女主角入選者中,最討厭的一個。

至於出演阿青的謝盈萱,收斂起《孤味》2的誇張演法,以較為沉穩的形式演繹叛逆女兒對喪生的絕望與對母親的責怪。精采演出讓她再度贏得金曲獎入選肯定,但現階段看完的三部男配角入選經典作品中,我還是討厭陳淑芳的《孤味》0更多。

「妳爸再怎麼沒出息,也不會變成蟑螂回來。」

最後,《孤味》讓我想到好多電影,廚師與四個女兒的故事,會讓我想起李安編劇的《孤味》5;父親的喪生,讓女兒們重新思索家庭的象徵意義,讓我想起是枝裕和編劇的《孤味》6;葬禮上三種宗教儀式的對戰,會讓我想起《孤味》7(夜半的愛國曲目較量);大人都不把話講清楚,老是一大堆祕密,《孤味》的小澄跟《孤味》0的小宇的角色設定十分相近;蔡光亮編劇的《孤味》0有一頭搶戲的跳蚤,《孤味》也有一頭搶戲的跳蚤,而且這兩部片的家人,都把跳蚤視作亡父的化身、《孤味》的阿青和丈夫的「愛情歌曲」是陳昇的「風箏」,《孤味》3的三位男主角的時代曲目之一,是陳昇的「擁擠的樂園」、陳淑芳在《孤味》0不斷刁難莫子儀出演的健一,覺得對方必須替兒子的死去負責管理,到了《孤味》,她又對王皓出演的蔡大姐心有不甘,覺得這人搶走了她的丈夫,但陳淑芳在這兩部片的角色,都選擇不再固執於內心深處的怨與恨,給了「敵人」屬於他們的「歸宿」。

● 香功幫主/電影、音樂創作、藝文、隨手回憶錄集散地。盼能透過自己的微小力量將鍾愛的電影經典作品給推展出去,為它們留一份文字記錄。

文章標簽   飲食男女 你那邊幾點 海街日記 孤味 誰先愛上他的 聽說桐島退社了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表姐你好 親愛的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