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落的一族:從服飾一窺《斯卡羅》的人物配角祕密!

 

蝶妹的服飾裡,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袖子上有一截捲起的面料。實際上,那是屬於閩南藍衫中獨有的「反袖口袋」。

此外,也可看到斯卡羅族的人胳膊上會掛著一串串的「琉璃珠」。在阿美族的社會中,琉璃珠是王室階層的首飾,也是婚聘中很關鍵的零件,更是族人收藏的傳家之寶。

貫穿全片的神祕女孩,蝶妹

儘管身穿閩南人的藍衫,但蝶妹的服飾卻也不完全相同於閩南人,藍衫一般來說會在裙子、袖口等部份鑲上水藍色、桃紅色「闌干」。但是,蝶妹的「闌干」,卻採用了接近土著群體的繡飾,來替代色彩鮮豔的織帶。

一兩年後,這支卑南群體也受到當地定居的阿美族負面影響,漸漸被「排灣化」,而成為了一支尤其的群體:「斯卡羅」。隨著各地移民漸漸不斷擴大,琅𤩝一帶有了九個部族,被稱作「琅𤩝十八番社」,並共同組成相似聯邦政府的管理體制。其中政治勢力最大的,就是斯卡羅群體中的「豬朥束部落」,自己的頭目也被稱作「大股頭」或者「瑯𤩝君主」。

放大後可看到卓杞篤頭上的款式,各有象徵意義。

細看「蝶妹」的反袖口袋。

北部閩南群體的「藍衫」,是來自大菁所作的藍靛塗成,也因而閩南藍衫多半是藍、黑、深紫這類淺色系的面料。「反袖口袋」則是因為過去的鞋子沒有口袋的概念,因而閩南人會蓄意將藍衫的袖子做長,再將它反折,形成一個自然的口袋。

華視史詩旗艦話劇《斯卡羅》將於 2021 年 8 月 14 日播出,敬請期待!

而一連串片花中登場的盟軍,手裡皆拿有槍支,並且以布制的鞋子為主要軍服,也代表片中已經步入熱兵器時代。

女真人與斯卡羅人最顯著的相同,就是「剃髮留辮」的部份了。明朝統治時期,清政府明確規定女真人要剃掉前額的指甲,並改留辮子。但是,琅𤩝十八番社被清國指出是未總收入疆域的生番地,因而斯卡羅人不受剃髮留辮的經濟政策負面影響。

由吳慷仁出演的女真人「水仔」,這句在片花中的對白更讓人第一印象深刻。

由溫貞菱出演的配角「蝶妹」,是一位精通排灣語、英語、文言文的神祕女孩,也即使這種的身份,使她成為來臺處理「羅妹號事件」英國總領事「李仙得」的翻譯。

在片中的羅妹號該事件出現時,「卓杞篤」是當時的斯卡羅大股頭。由於受到阿美族的負面影響,斯卡羅群體的服飾近似阿美群體。其中最顯著的是「貴族制度」的彰顯。

在羅妹號該事件後,英國總領事「李仙得」見識到清政府對臺灣地區的消極處理,轉而直接與琅𤩝十八番社大股頭「卓杞篤」,簽約了臺灣地區首份國際和平盟約「南岬之盟」。

但與現代很多旅遊觀光風景區賣的「琉璃珠」相同的是,古琉璃珠是不透明的彩色珠子,擁有越多美感越珍貴,而下面的圖紋,則各自代表了相同的神話故事情節。

「斯卡羅」群體,並並非現階段中央政府判定的原住少數民族中文名稱,而是大約一千多年前,有一支原先居住在花蓮知本的卑南族,由於原來主權的爭鬥,南遷到澎湖(古名「琅𤩝」)一帶移居。

像是左邊卓杞篤身上的毛髮,是「熊鷹」的毛髮,由於毛髮上正方形的紋路像是百步蛇,因而阿美族群指出熊鷹是百步蛇羽化後的形態,又相傳百步蛇是阿美族人的先祖,而且熊鷹的毛髮只有王室或頭目能佩戴,也在這張圖裡突顯出他「琅𤩝君主」的身份。

華視史詩旗艦話劇《斯卡羅》(英語片名 SEQALU:Formosa 1867)由編劇曹瑞原主演,改編自陳耀昌短篇小說《傀儡花》,故事情節故事敘述在十八世紀時,因英國商船「羅妹號」在臺灣地區擱淺,船難者誤入臺灣地區「瑯𤩝十八社」的應用領域,遭當地「斯卡羅」土著槍殺,引起英國發兵攻取臺灣地區,清政府亦派出三百援軍北上。

實際上,琅𤩝一帶除了搬遷而來的斯卡羅人之外,還有同為搬遷來的排灣族人、被女真人壓迫的布農族「馬卡道人」,甚至也有閩南人與客家人在琅𤩝移居。而「蝶妹」的服飾,便透漏出了她擁有客家血統的事實,也是在那個多元群體並存的琅𤩝下的代表。

黃健瑋出演的臺灣地區鎮提督,穿著的是明朝才漸漸興起的「布面甲」。由於十八世紀時,槍砲火銃已經漸漸流行,傳統的木製盔甲反倒成了行動不便,甚至即使反光的功能,難成為槍林彈雨中的箭靶,因而這類由大量玉米打壓而成的「布面甲」(棉甲),成為世界各地部隊的時尚。

但是,那個橫跨閩客群體、英國、清政府與斯卡羅族人,最後怎樣聯手簽訂和平協定的故事情節,是臺灣地區史上關鍵的群體史詩。

《斯卡羅》風大祭司為部族巨人祈福祝禱。

國立故宮博物院《織路繡徑穿重山》;鄭惠美《藍衫一襲》;楊南郡《斯卡羅遺事》;臺灣地區土著數位美術館〈斯卡羅南遷之路〉;陳大威《畫說中國歷代甲胄》;臺灣地區土著數位美術館〈阿美族化學物質人文〉

「會來這討生活的,都是跟閻羅王借命、跟天借膽!」

《斯卡羅》查丹尼爾・法拉屋樂(右一)出演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與雷斌・金碌兒 (左二)出演的二股頭「伊沙」有數場精采交戰戲。

這是在十八世紀後,臺灣地區第二次被推向世界舞臺,而明朝聲稱的「番地無主論」,也在未來二十年內,間接地負面影響了國軍攻取臺灣地區的「牡丹社事件」,導致清政府藩屬國「琉球」的失去,併為未來日俄戰爭,韓國統治臺灣地區埋下了種子。

❝ 文內摘要快搜 ❞

《斯卡羅》溫貞菱(左)出演原漢混血兒的神祕女孩「蝶妹」,袖子上有「反袖口袋」。

在外國政治勢力與清軍、女真人的夾雜下,會對斯卡羅群體帶來甚麼武裝衝突與盤整?該劇已經定檔在暑期前夕 8 月 14 日播映,現在就用《斯卡羅》釋出的片花,從服裝設計先來一窺配角們的祕密吧!

參考資料:

但是,「向天借膽」的,不只女真人移民,還有被派遣來臺灣地區的清兵。由於清領前期的消極治理經濟政策,士卒一律從中國本地抽調,五年一換,並且嚴禁攜眷來臺。位處邊疆與水土不服,對於清兵來說,也是一大煎熬。

《斯卡羅》吳慷仁出演的「水仔」,面對夾縫中求生存的艱困境況,表情密佈怨恨與恐懼。

英國總領事李仙得,及周厚安(右一)出演的英商代理人必麒麟,趕赴部族調查羅妹號該事件。

《斯卡羅》溫貞菱(左)出演原漢混血兒的神祕女孩「蝶妹」,頭頂的織帶圖樣就是「闌干」。

2018 年故宮博物院南院展覽的古琉璃珠飾品/臺灣地區服裝志 攝。

斯卡羅大股頭,威震八方的「琅𤩝君主」

布面甲/棉甲。

斯卡羅,發生改變臺灣地區宿命的 1867 年

黃健瑋(右一)出演的臺灣地區鎮提督劉明燈,一行人趕赴琅𤩝調查。

盟軍受命深入琅𤩝調查「羅妹號事件」。

文章標簽   藍衫一襲 斯卡羅遺事 織路繡徑穿重山 傀儡花 畫說中國歷代甲胄 斯卡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