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戒嚴前後臺灣地區社會職人百態!記錄片情景喜劇《百工圖》再現天日,第 13 屆臺灣地區國際記錄片電影節 TIDF 前夕免費放映

 

第 13 屆臺灣地區國際記錄片電影節資訊

「百工圖」廣播電視公募基金出資,製播前夕經歷公共電視的籌備時期,被視作華視電視節目的一支,具備社會教育象徵意義,同時傳達出職業不分貴賤的公平經營理念。黃明川的《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深入嘉義奧花村,追隨採石工的三日作息時間下山記錄,建築工人、物業公司輪番解說各式各樣開採的處理方式,和工作與產業發展中碰到的困局。吳乙峰《黑不黑沒關係——汽車修護員》(1986) 聚焦又稱「黑手」的汽車、機械修護人員,透過專訪瞭解其工作情形和日常生活。王小棣《抬頭看我》(1986) 探訪影片看板繪師的工作現場,並藉由專訪多名國寶級畫家及其父母,一探家族式經營的行業民族特色,更反映影片市場起伏轉變。楊璧瑩的《馬路英雄——計程車駕駛》(1988) 由現代人對於的士導致交通秩序混亂、哄抬加價等負面第一印象著手,邀請成天奔波馬路的駕駛員們親身受訪。

呈現出男性勞動外貌,兼顧工作與家庭辛勤

《綠衣天使》

《Disco DJ》

❝ 文內摘要快搜 ❞

「百工圖」選題首重職業,但性別意識也暗藏其中,如吳乙峰的《尖端與我》(1986) 實地考察走訪攝製臺中加工出口區的男性作業員,由勞動者娓娓道出生活展望及職場甘苦,帶出 1980 二十世紀末科技產業發展快速經濟發展前夕,臺灣地區男性於生產線及家庭內的勞動外貌。祖偉華《白衣天使》(1986) 深入探訪女保健師的甘與苦,怎樣在保持救護專業、悉心照料患者之餘,又同時兼顧身體健康、生活與家庭。遊堅煜的《模特兒》(1991) 攝製服飾模特兒與設計師、經紀公司負責人,和男性雜誌主編等風尚產業發展中的相同配角,從多種不同角度切入,各自分享對於模特兒此項職業的想法與觀察。

均衡職業刻板第一印象,思考行業工作困局

《記者》

《白衣天使》

肩負起社會教育任務,傳達職業公平經營理念

見證新興行業氣質,記錄時代轉變

消息來源:TIDF

相較於更晚期的中華電視記錄片如「芬芳寶島」、「映像之旅」聚焦民俗文化與地方韻味,共播映 7 季 85 集的「百工圖」內容介紹社會上各行各業,以專訪和實地考察攝製讓勞動者們能夠在攝影機前侃侃而談,可說是臺灣地區最先的「職人」紀實節目,深刻負面影響當時的觀眾們對於「紀錄片」的想象,頗具時代象徵意義。也由於電視節目多集數的市場需求,「百工圖」成為很多影視製作工作者初試啼聲的園地,包含編劇黃明川、吳乙峰、郭笑芸、曾壯祥、遊堅煜,以實驗動畫電影聞名的杲中孚、音樂家高重黎、圖像社會活動家井迎瑞等人,都藉著攝製記錄片步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從實踐中贏得創作養料。如黃明川即使拍了《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1989),負面影響其之後創作關於土著主題的《西部來的人》(1991)。

《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馬路英雄——計程車駕駛》

「百工圖」在當時揭開了很多行業的神祕面紗,更捕捉解除戒嚴前後的臺灣地區社會的勞動情況與時代轉變。遊堅煜主演的《Disco DJ》(1991) 介紹 1980 二十世紀中後期開始興起的 Disco DJ,發掘其養成與自學形式之餘,更反映出舞禁解除前後的社會情況。高重黎的《漫畫人》(1991) 藉由小說家蔡志忠、蕭言中、阿推、麥人傑、鄭問、老瓊、敖幼祥等人亮相說法,率領觀眾們瞭解其從事創作的契機與動力系統,並一窺當時漫畫書界的市場環境,編劇楊德昌、作家張大春皆於電視節目中亮相分享。郭笑芸的《罐頭夢——結婚攝影師》(1988) 對比1950、1960 二十世紀單張式的全家福成婚照與近現代企業化總體設計的婚紗照,隨著傳統照相館變為專業成婚攝影子公司,貨品罐頭化與表演藝術價值之間的對立也被突顯出來。除此之外如井迎瑞的《廣播人》(1988) 專訪隱身於廣播電臺中的播音員;杲中孚《動物管理員》(1989) 貼身觀察終日與鳥類為伍、照顧其生活的鳥類管理員。都讓群眾進一步瞭解原本並不熟識的職業日常,推動各個產業發展和勞動者之間的彼此間認識。

繼去年再現 1970 至 80 二十世紀電視節目記錄片「芬芳寶島」系列,今年臺灣地區國際記錄片電影節 (TIDF) 持續發掘,策劃「時光台灣:1986—1991『百工圖』系列精選」單元,展映由廣播電視公募基金出資製作,徵調四家國營電視節目臺聯播的「百工圖」系列電視節目記錄片,精選王小棣、高重黎、黃明川、曾壯祥、井迎瑞、杲中孚、遊堅煜等主演的 15 部經典作品,以展出方式在 5 月 6 日至 15 日電影節前夕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二樓免費放映。「百工圖」總製作人王小棣表示,本系列電視節目記錄片是她自美遊學回國之後,思索「什麼是國家」而策劃攝製,希望藉以與觀眾們溝通交流、認識從事基層工作的人民。迄今這批影片再次問世,讓她讚歎「想不到這麼多年過去,還有機會看到百工圖」。

「百工圖」旨在介紹職業甘苦,更藉以均衡群眾對於那些行業的刻板第一印象,從而引起思考。王小棣《為誰辛苦為誰忙》(1988) 將攝影機對準維護社會治安的「人民保母」,專訪警員面對老百姓寄予的厚望、千鈞一髮的繁重任務,和管理制度面招來的現實生活衝擊,其內心深處的想法,更延請專家深入探討警政管理制度缺失,讓觀眾們貼近卸下筆挺制服的血肉之軀。楊冠玉主演的《綠衣使者》(1988) 則跟拍扮演著郵政工作最前線配角的郵差,呈現出其跋山涉水、無畏颳風下雨送達信函的敬業立場,和碰到群眾客訴的心情。曾壯祥《記者》(1988) 訪問專職社會線的報社本報記者、雜誌社的負責人及總編輯,發掘「無冕王」的工作甘苦,更找來非本報記者人士分享對本報記者的觀感。

第 13 屆臺灣地區國際記錄片影片節將於 5 月 6 日至 5 月 15 日在國家影片及視聽人文中心、臺上海站威秀影院、光點泰山影片館、臺灣地區文學人文實驗場 C-LAB 隆重舉行,蒐羅海內外 188 部精彩記錄片,擴寬觀眾們對記錄片的想象。

《動物管理員》

文章標簽   Disco DJ 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綠衣使者 尖端與我 漫畫人 動物管理員 廣播人 綠衣天使 西部來的人 抬頭看我 為誰辛苦為誰忙 馬路英雄——計程車駕駛 模特兒 罐頭夢——結婚攝影師 記者 黑不黑沒關係——汽車修護員 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