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用了三流編劇失利早就註定,全程配樂震得人耳膜疼

 

這么好題材的一片子,除了兩個攀登場面很驚險刺激之外,全劇最精華的部份居然是開頭的記錄片,看著這些真正的攀登英雄們,一個個登頂的過程和榮耀,那才是真正能夠打動人的東西,那才是我們少數民族永不服輸,勇於攀登的思想所在。

結果片子一公映,我們發現和市場預期的相差太大,這一下怒不可遏,編劇李仁港是真被罵慘了。我們都在可憐如此好的一個題材被糟踐,大罵李仁港就是蠢,水準沒用只會拍口水片,拍成電影這種蓄意噁心人。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我們對整部片子的期望太高了,原先我們覺得《攀登者》會是一部史詩級的國產大片,會助推國產片在探險、歷險題材上作出重大突破,進而開闢一個新的類別。

而且說,李仁港被罵慘還啊一點也不冤枉。

結果卻是,《攀登者》才剛一邁步就和《上海堡垒》一樣,倒在了“真愛”那個重要要素上。《上海堡垒》一部科幻電影拍成電影了言情片,被罵慘,《攀登者》一部歷險片拍成電影言情片,也被罵慘。

迴歸主題,平心而論如果,《攀登者》事實上是一部很國際標準的商業片,一開局就是一個攀登珠峰的大場面,隨即以男女主的真愛為線索促進故事情節的經濟發展,接著引出主題,男主第三次率隊攀登珠峰,接著男女主在珠峰之下相見,男女主互幫互助,女主以犧牲他們為代價助推男主登頂。

觀眾們看完甚至都搞不懂了,這國產電影沒了真愛是活不成還是怎么著?

挺唯美浪漫的一故事情節,但就是即使真愛戲的大量存有,引致主線被嚴重弱化,編劇更是缺少對家國情懷的熱血之情,從頭到尾只會放音樂創作放音樂創作,震得人耳膜疼。

只不過相比而言,《上海堡垒》不但口碑崩,電影票房也撲得一塌糊塗,《攀登者》截至現階段豆瓣打分7.0,動態電影票房3.41億,預測電影票房為8.86億,按理說算不上太差,但是咋給人的感覺是撲得比《上海堡垒》還慘?

你說你《攀登者》做為一部主旋律影片,他們什么主題沒點逼數?非要搞個真愛。重要有真愛戲也就而已,你還一搞就是幾段,幾段也即使了,你還險些把“攀登”那個主題本身給蓋過去了。

《攀登者》做為一部主旋律電影,不在家國大義和少數民族思想上做文章,對攀登隊員的思想世界刻劃得極為淺薄,對自己咋冒死也要攀登珠峰的其原因描寫太淺,對攀登前後的國際國內環境更是一筆帶過,編劇只管在言情部份搞噱頭,男主為救女主被大冰塊壓過居然只是肩膀受點傷,女二在雪山空隙之中給男三做人工呼吸,編劇也許拍得直樂呵,但是最基本的邏輯都被他捨棄了。

特別是編劇李仁港,原先就是個三流編劇,拍過一大堆大爛片,聲名響噹噹,當時接掌《攀登者》整部片子的這時候,許多人都在害怕,說這么一部關鍵的經典作品咋要請他來執導?但是即使吳京主演,許多人對於該片一味信任,寄予厚望。

還有網民打趣說,李仁港你可以去找滕華濤飲酒了,還真不用說,這三位今次被斥責的編劇,就算湊到幾塊會出現啥事?堅信有才的兄妹可以編個笑話出來。但是說真的的,三部片子都搞言情,滕華濤即便在這方面是專業的,還真能跟李仁港掰扯掰扯。

文章標簽   攀登者 上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