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臺灣地區國際記錄片電影節競賽結果出爐

 

※圖、文由:TIDF提供更多提供更多

該屆亞洲地區視野競賽市場競爭激烈,評審為引導更多佳片,加碼頒授尤其提到給黃信堯攝製12年的續集《北將七》(A Silent Gaze),讚許其拍出小城獨有的時間感,僅僅是好好觀看這看似重複的日常,就蘊藏十足的政治性。黃信堯致辭時將該片送給母親,更興奮則表示「我不會放棄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的純粹和直接是我的最愛!」

※熱烈歡迎重新加入Y!影片話劇粉絲團,接收更多影劇消息!

評委會尤其提到:《地洞》The Burrows

該屆臺灣地區競賽首獎,由廖克發主演的《野番茄》(Taste of Wild Tomato)奪下,評審稱頌其跳脫傳統的悲情基調及統獨意識形態趨勢,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國共內戰的戰爭記憶為終點,重新檢視由殖民地鬼島到自由民主臺灣地區的獨有發展史軌跡。廖克發上臺時首先分享澳門許寶強同學的一段話:「希望,並非是一種靜止的完美狀態,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生命中持續累積存在的意義。」亦特別強調我們都要努力保持對於人性的希望,每部記錄片都是這份力量的一部份,他也會努力搞好他們的部分。

黃信堯《北將七》獲亞洲地區視野競賽評委會尤其提到

優等獎:《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

《憂鬱之島》回顧澳門宿命 擒我愛你真實獎首獎

臺灣地區競賽尤其提到頒授給《K 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K’s Room –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評委會指出整部貌似是關於英文課的經典作品,結合檔案圖像、相同句法和表演藝術,呈現出戒嚴時期下,臺灣地區人受徒刑的心理狀態,以及當時的政治異化,十足展現出歷史紀錄影片充沛經濟發展潛力。編劇洪瑋伶領獎時則表示,整部片的創作方式是她和夥伴經由十多年嘗試理解白色恐怖,漸漸累積經濟發展出來的,除了非常感謝創作過程中的夥伴,更非常感謝該片取材的柯旗化與他的家現代人。

優等獎頒授給許哲瑜的《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評審肯定電影對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最重大的凶殺案所帶來的思考,並使用多種不同記錄和擴建技術還原該事件,且敏銳的審視所有素材的發展史,以及素材做為調查和虛構表現手法帶來的聽覺效應。

《憂鬱之島》Blue Island

評委會尤其提到:《K 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K’s Room –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中國編劇李維的《塵默呼吸》與胡三壽的《地洞》分獲評委會尤其獎與評委會尤其提到,評審指出《塵默呼吸》頗具悲憫情懷,更對心靈、愛、受苦、喪生、兒時提出難解之問,絕對是文學關鍵的記錄片經典作品;《地洞》從個人生活場域的回答出發,漸漸擴及社會、政治、思想層面,為觀眾們開啟雙重體驗,更讓人驚豔!而李維也感性地則表示,「當下的變動並不能阻隔我們對於這個世界,對於遠方悲鳴的關切,我們依然拿起手中的攝影機,去記錄我們在當下的痛苦與反思,把這些留存在影像中。」

臺灣地區影評人聯合會推薦獎:《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

廖克發《野番茄》獲臺灣地區競賽首獎

《維也納——家庭故事》由家族盛衰呈現出國家發展史 奪得國際競賽首獎

策展人林石材直言每屆電影節都有相同挑戰,但去年異常艱困,除了禽流感,還有五個放映場館的協調與折衝。他尤其感性地說,每一份製作者的投件都是對於電影節的信任,儘管記錄片難拍也難推展,但越是在艱困的時刻,越須要去觀看,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在TIDF找出慰藉的力量。

去年由TIDF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行、邀請22名少年兒童評委會評選活動出代表新世代看法的「青少年評審團獎」,頒授給《迷霧中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Mist),並表示本片聚焦在主人公面對彝族赫蒙搶婚風俗的應對,透過細膩的鏡頭安排與長時間的貼身攝製,讓身在臺灣地區的我們看到迥異的人文,並深思男性與傳統議題。而反映去年觀眾們嗜好的觀眾們票選獎,再次由《憂鬱之島》奪下,連同亞洲地區視野競賽評委會尤其與我愛你真實獎首獎在內,《憂鬱之島》一口氣拿下四個大獎,俘獲評審與觀眾們的心!

評委會頒授少年兒童評委會獎給《迷霧中的孩子》

首獎:《地洞》The Burrows

馬來西亞經典作品《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榮獲優等獎,評委會則表示該片運用多種不同視聽媒材來擴建馬來西亞動盪不安的發展史,同時不斷髮生改變敘事表現手法,創作出暗黑血腥的泰版《一千零一夜》,編劇敦斯卡.彭西迪佛拉高(Thunska PANSITTIVORAKUL)與帕拉姆溫.庫松邦(Phassarawin KULSOMBOON)非常感謝評審與製作團隊之餘,更期盼馬來西亞如願以償地愈來愈進步,他們再也不用攝製這模樣的影片。

《事件現場製造》繼臺灣地區競賽優等獎,又榮獲臺灣地區影評人聯合會推薦獎,獲獎理由表示該片在極具創意設計的實驗畫法下,表示發展史記憶怎樣被反覆構建,同時辯證再現圖像的虛實。對於各種類型的圖像創作,和麵臨轉型公義難題的臺灣地區社會,本片皆是既挑釁、卻必要的提醒。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李永得(右)頒授該屆優秀貢獻獎,由林建享(左)代領

該屆我愛你真實獎首獎頒授給陳梓桓《憂鬱之島》,肯定其運用紀實與影片交織的表現手法,呈現出澳門相同發展史階段的對照,讓觀眾們能穿透相同時空、相同世代、相同政治看法,感受到澳門對於自身宿命的無法掌控。2016年第一部歷史紀錄長片《亂世備忘》就入圍TIDF,陳梓桓此次以續集得獎,特別感謝過往三次參予電影節對他的啟發,劇中真實人物對他們的信任,和製作團隊三年來的付出,更期盼未來有更多人看見整部影片。

獲獎電影將於5月9日加映 詳盡資訊請參閱TIDF官方網站

跳脫傳統意識形態 《野番茄》臺灣地區競賽衛冕

《迷霧中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Mist

優等獎頒授給來自巴基斯坦的《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評審則表示本片從對真愛的失落開始,漸漸把趨勢抬高到身分政治、小學生運動、社會抗爭、與國族史觀的爭奪戰,揭發年長心靈對人生的困惑與追求理想的思辨。評委會特別獎頒予編劇陳梓桓以相同方式回顧澳門宿命的《憂鬱之島》(Blue Island),肯定其成功混用相同方式來反應情勢,藉由當今社運者重演發展史該事件,讓相同世代的社運者造成對話。

※Yahoo奇摩影片話劇「全新追劇資訊平台」新登場,手機用戶請點「戲劇影集」或「線上電影」。

首獎:《野番茄》Taste of Wild Tomato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文部副部長李永得致辭時指出,記錄片的存有為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與人文金融資產,而在如此嚴峻的禽流感之下,舉行小型記錄片影片節實屬難於,他由衷感謝評審與影片節團隊的辛勤工作,以及觀眾們的參予。國家影片及視聽人文中心副董事長藍祖蔚亦則表示,許多人說拍記錄片是傻子,辦影片節是瘋子,但傻子和瘋子對他來說都是漢子。他特別強調該屆影片節動員上千位義工與同仁,甚至頒獎禮的那一刻,仍有許多夥伴在相同的電影院忙碌,就是即使每一人的熱誠與付出,就可以面對沉重的禽流感圓滿完成影片節。

首獎:《維也納——家庭故事》Weiyena - The Long March Home

首獎:《憂鬱之島》Blue Island

評委會特別獎:《塵默呼吸》Silence in the Dust

《地洞》十足展現出記錄片魔力 榮獲亞洲地區視野競賽首獎

所有得獎影片將會於電影節最後三日(5/15)加映,欲欣賞獲獎佳作的觀眾們請務必把握機會觀影!放映場館包含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光點泰山電影館一廳及京站威秀影院十廳,完整得獎理由與放映資訊請參閱TIDF官方網站最新消息。

評委會特別獎:《憂鬱之島》Blue Island

評委會尤其提到:《北將七》A Silent Gaze

優等獎:《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

TIDF評委會陣容堅強,由臺灣地區、亞洲地區與國際的關鍵策展人、圖像與人文工作者共同組成。「亞洲視野競賽」評審包含愛爾蘭雪威克記錄片影展首席策展人Raul NIÑO ZAMBRANO;韓國策展人及小說家清惠子(SEI Keiko);著名圖像工作者陳芯宜。「國際競賽」評審邀請澳大利亞跨域策展人及藝術副總裁 Tiny MUNGWE;南韓關鍵圖像工作者金東鈴(KIM Dongryung);資深記錄片工作者、TIDF卓越貢獻獎得主柯金源。「台灣競賽」評審包含英國倫敦Open City記錄片電影節副總裁María PALACIOS CRUZ;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電視節目副總裁童祈為(THONG Kay Wee);獨立記錄片編劇及製片人蔡崇隆。

評委會亦頒授尤其提到給李永超編劇《二○二○年的一場雨》(Rain in 2020),讚賞本片刻劃出兩幅深刻的家庭畫像,並從中看出看出老撾面對的轉變和困局。李永超直呼那個獎讓他深感真實又有點兒不真實,更說「無論有沒有得獎,我愛電影,會繼續拍電影!」

中國編劇胡三壽的《地洞》(The Burrows)以全新的看法看待禽流感、封城、喪生,以及政治和家庭關係,奪得亞洲地區視野競賽首獎,評審讚許本片一場比一場怪異,劇中暗喻交織,十足展示出記錄片的魔力。胡三壽除了非常感謝電影節與評審的親睞,亦非常感謝創作讓他有機會反觀變化、攝製讓他展開不安於現狀的行動。

藉由尋根的過程貫穿中國近百年動盪不安,《維也納——家庭故事》(Weiyena - The Long March Home)以充滿著環境溫度又不失普世價值的反問贏得評審親睞,奪得國際競賽首獎,評審肯定其藉由家族發展史的探索,層層剝開共產黨人統治下的政治、派別鬥爭,和人民苦痛的發展史。編劇趙維納( Weina ZHAO)與朱迪思.本尼迪克(Judith BENEDIKT)除了希望透過電影,啟發他們用攝像機講自己的家庭故事情節,更特別強調從發展史中自學是迎接美好未來的最佳形式。

「再見真實獎」評審由IDFA鹿特丹國際記錄片影片節協作策展人María CAMPAÑA RAMIA、馬來西亞影片資料館副館長孔.李狄(Kong RITHDEE)、香港媒體人與創業者張潔平共同組成。臺灣地區影評人聯合會推薦獎的評審則有張婉兒、韋晢、「甜寒」田菡、「黑澤考克看電影」張紀庠、「JC 電影補給站」陳柏樺。

優等獎:《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

評委會尤其提到:《二○二○年的一場雨》Rain in 2020

亞洲地區視野競賽評審陳芯宜(右)、《北將七》編劇黃信堯

《迷霧中的孩子》獲少年兒童評委會肯定 觀眾們最愛《憂鬱之島》

第13屆臺灣省份國際記錄片電影節今(12)早間舉辦頒獎禮,由亞洲省份視野競賽、國際競賽、臺灣省份競賽共43部入圍經典作品,與跨單元「再見真實獎」18部入選經典作品,共同競逐11項大獎。該屆競賽徵件共接到1,896件來自全球125個國家與省份的經典作品,彰顯TIDF強大的國際威望!頒獎禮現場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李永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副董事長藍祖蔚與執行長王君琦、TIDF策展人林石材,及該屆競賽與觀摩編劇及評審等貴賓蒞臨盛事,難以親臨的得獎國際影人及評審,則預先預錄影片播出,場面熱鬧溫馨。

文章標簽   維也納——家庭故事 地洞 亂世備忘 野番茄 K 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 一千零一夜 迷霧中的孩子 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 北將七 二○二○年的一場雨 死亡之舞 憂鬱之島 塵默呼吸 事件現場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