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手册》評《星际探索》

 

木星是一座深淵,同時也是一個喧鬧的地球。在貝爾的攝影機下,庫珀所出演的配角,像是無性衝動且脊髓敏感的、愛冒險的丁丁。這顆紅色的地球不斷把他送回兒時的時光,帶回那顆有E.T.和A.I.的、憂傷的紅色水晶球裡,帶回斯皮爾伯格所締造的銀河世界裡。在編劇微不足道的細節裡,發現這種的象徵主義,(《移民》只不過也算是其中之一),對兒時時光的回憶,像是返回了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和斯皮爾伯格的科幻世界。

最後,父子倆總算在銀河系的盡頭見面了,而貝爾卻甚是憐惜筆法,淡淡的帶過(如此期盼的重聚,出奇的平靜;母親的離開,像在諷刺德帕瑪的《火星任务》中分離的場景)。貝爾的另類執著,也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取代了這些年經典太空探索片的執著。結尾處,浩瀚的宇宙中,編劇只留下了一片喧鬧與混沌,大全景中,乏味的情緒,控制著整個鏡頭,此種乏味並不是因為面對宇宙的神祕無垠(失重感、放棄展現宇宙的浩渺),而是太空人在面對那個永恆的、像墳墓通常的宇宙時,油然而生的空洞、寂寞、和絕望之感。

除此之外,把外太空與墓穴相類比,不但把星際探索的旅途帶向全劇最冷寂的中心——即距離木星最遠的海王星上森冷陰沉的夜裡;還把編劇心心念唸的象徵主義式靈魂探索與宇宙探索的旅途契合得很到位。《星际探索》,這種直觀又單純的姿態,像是在立牌宣告,對於約翰·貝爾而言,他攝影機下的宇宙詩歌,與另外許多編劇(赫爾佐格、和科波拉),憂傷且瘋狂、熱烈的象徵主義相距甚遠。貝爾刻畫的那些人物,都沒有聚光燈的登基、也並非隻身一人、更並非奈塔爾(GérarddeNerval)筆下那種得不到寬慰的人,而是聰明且寂寞的小孩、被詛咒的兄妹、和沒有雙親的女兒。

還有36天!

-FIN-

文章標簽   火星任務 移民 電影手冊 星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