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美學涵義與現實生活互涉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這一劇名源於身為快遞員的瑞奇在工作中填寫的用戶回執單,既指涉了人物的社會身分,又暗喻著人物瀕臨破碎的家庭關係:在拼命工作償還債務的過程中,瑞奇錯失的是家庭成員成長的細節、家庭溫馨的氣氛和生活的幸福側面。從劇名上看,本片便表現出了強烈的自然主義傾向。

如《我是布莱克》(2016)中的裁縫懷特、《天使的一份》(2012)中的無業青年羅比、《面包与玫瑰》(2000)中的清潔工人瑪雅等,自己都是肯·洛奇式人物。在構建那些人物對現實生活抵抗與掙扎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縱觀肯·洛奇電影中的美學涵義的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再上看《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整部影片中仍待解答的困局。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延續了肯·洛奇的既往藝術風格,能看做是那位82歲高齡的製作者對他們職業生涯的總結之作。電影創作適逢愛爾蘭社會瀰漫在脫歐陰雲之下,社會福利削減,低薪工作減少,工薪階層的生存境況日漸艱困,許多人像瑞奇一樣,整日艱辛地工作,可卻好似被“套牢”在管理制度體系之中,沒有喘息的餘地。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肯·洛奇編劇的愛爾蘭自然主義喜劇片,由萊恩·希欽、黛比·哈尼沃特等共同執導。電影關注愛爾蘭底層人民的現實生活,講訴了即使次貸負債危機而喪失工作並欠下負債的瑞奇一間的故事情節。瑞奇和丈夫每日拼命工作卻身陷在生活的泥潭中,與一兒三女的關係也發生了裂紋。

本片在第72屆戛納影展主競賽單元中贏得金棕櫚獎提名。肯·洛奇是愛爾蘭最具自然主義藝術風格的編劇之一,1993年他便攝製了反映底層失業工人生存困局的影片《雨石》,漸漸形成了關注社會迅速經濟發展過程中身處現實生活生存困局的底層族群的電影語境。他的電影總是充滿著了社會意識與現實主義藝術風格,並憑藉著《风吹稻浪》(2006)、《我是布莱克》(2016)先後三次贏得戛納金棕櫚大獎。

電影將瑞奇放在一個典型化境況之中———護工丈夫疲於奔波、女兒發生心理問題、大筆銀行貸款須要償還債務,他們又遭受橫禍身負輕傷輕傷———卻仍然大喊著“我要去工作”,一種壓迫與窒息之感貫穿了電影始終。這也便是肯·洛奇式美學的涵義特點:真實、普通、立足於現實生活。在肯·洛奇的電影中,主人公人物都如瑞奇一樣,差強人意無奇,內心深處柔情正直,維持著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而努力地生活。

文章標簽   雨石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 我是布萊克 風吹稻浪 天使的一份 麵包與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