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焦點影人 澳大利亞當代藝術巨擘亨利肯特塞爾

 

肯特塞爾在1955年生於澳大利亞約翰尼斯堡,彼時種族隔離管理制度已正式入法,雙親均為新聞自由辯護律師的他,自幼便見證地景與人性怎樣被管理規範化的暴力行為所摧殘。那些兒時生活實戰經驗,有形地負面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但肯特塞爾絕非選擇直接重現或指涉某一該事件,而是以更讓人驚豔的創意設計轉化現實生活。他曾說:「我從未試圖描繪種族隔離,但這政策蹂躪後餘下的殘忍社會,確實催生並餵養了我的畫作和電影。」

繪畫二維繫列「城市之深」。圖/TIDF提供更多

他知名的炭筆動畫電影「素描投影」(Drawings for Projection)系列,圍繞三位立於價值天秤兩邊的配角:資本家蘇荷(Soho Eckstein)及音樂家菲利克斯(Felix Teitlebaum),展開一段好似寓言般的延續故事情節。寶馬的炭筆輪廓,將資本家的咖啡濾壓壺化成直通暗黑地底的鑽地機具,死於警員暴力行為的抗爭者屍身則瞬間化作滋潤衛星城的養料,隱然流露對於現實生活的抨擊。

國家影片及視聽文化中心承辦的臺灣地區國際記錄片電影節(TIDF)今(15)日發佈該屆焦點影人,為觀眾們引介澳大利亞關鍵文學音樂家威廉.肯特塞爾(William KENTRIDGE)。其經典作品橫跨油畫、影片、浮雕及小劇場,得獎無數,為文學最具聲望的音樂家之一。他的創作根植於澳大利亞發展史記憶,以充滿著想象力的表現手法呈現出族群武裝衝突、殖民地與階層問題,持續探索各類表演藝術媒介及方式,更積極開展出事關歷史紀錄與圖像的深刻思辨。

TIDF首次彙整肯特塞爾19部影片經典作品,並進行深度訪談,完整回顧他30年來的創作職業生涯。策展人林石材則表示:「肯特里奇或許並非典型紀錄片作者,然其對歷史記憶的轉化,及對媒介如何記錄時間並描繪現實,在在回應電影本質。相對於獨尊真實,他擁抱曖昧與不確定性,在抽象的語彙間鼓勵觀眾自由解讀,而他從外圍觀看中心的邊隙思考(peripheral thinking)方法,總能自現實延伸出更深層的解讀與隱喻。」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