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赤色黎明》後,荷里活影片不再讓中國當“反面角色”

 

英國《华尔街日报》2月5日該文,原題:中國不斷增長的聲望怎樣鼓勵荷里活找尋新反面角色2008年,派拉蒙電影子公司亟需許多更讓人熟識的東西。該子公司正竭力防止宣告破產,高管們檢索其舊電影庫以確認能改編什么。很快一部影片浮出水面:敘述德軍侵略英國的1984年熱映電影《赤色黎明》。那么,“誰是反面角色?”該改編片的導演之一帕斯莫爾問派拉蒙子公司的高管。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中國。

但在之後的十多年內,該翻拍戲從概念到最終制作順利完成的過程,都一直被援引為荷里活與其最重要外國市場——中國——之間的關係轉捩點。

改版後的新版《赤色黎明》被一間在中國沒有業務的小子公司全面收購,再於2012年11月公映。雖然在英國的4500億美元影片票房並無法歸還本片財政預算,但這意味著派拉蒙子公司防止了其更暢銷大片被逐出中國市場。事實證明,本片對荷里活產生了更深遠的負面影響。之後,荷里活沒有再製作任何一部將中國描繪成反面角色的影片。(作者埃裡希·舒瓦澤爾,丁雨晴譯)

帕斯莫爾開始構思中國對英國發動一場突襲的電影劇本。但在從帕斯莫爾被知會將中國描繪成反面角色的一剎那,到本片搞好放映準備之間的一年多時間內,情形出現了變化。就在本片於2009月底開拍後沒多久,荷里活大片《阿凡达》在中國市場的電影票房少於2萬美元,並使荷里活意識到中國非常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態勢顯而易見:中國市場電影票房蒸蒸日上的同時,英國市場電影票房停滯不前。

派拉蒙子公司起初計劃在動搖英國經濟發展信心的2008年經濟發展衰退後發售新改編的《赤色黎明》。另一方面,中國才剛在上海舉行的夏奧會上宴請來自全世界的顧客。中國生產商開始在英國投資設廠。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民意調查結果表明,約47%的英國受訪者則表示中國有增無減的經濟發展整體實力對英國有利。

到2010年年中本片順利完成剪接時,沒有荷里活高管願意觸碰一部將其最重要新用戶刻畫為反面角色的影片。倘若派拉蒙子公司他們發售整部影片,就算只在英國公映,中國也能進行報復:婉拒在其市場放映該子公司更有利可圖的007系列影片。對製作方而言,這意味著惟一的解決方案是徹底改頭換面:將劇中的反面角色改成其它國家。

文章標簽   赤色黎明 華爾街日報 阿凡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