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馮小剛的影片《芳华》

 

芳華》之所以能夠最終上映,關鍵性的不利因素更何況是資本和人情的力量,是資本和人情攜手擊敗了表演藝術底線。

《芳华》連痕跡現代文學也稱不上,只是一段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的牢騷話,續集的當代祥林嫂而已,嗎不配叫芳華那個名字,白白糟蹋了那個好詞。

原本決心不說《芳华》整部影片的,即使真誠覺得它不值得評論家。但上映之後的頭兩天,互聯網上對它的溢美之詞太多、太甚,感覺很多是“襲擊者”,便忍不住要微詞幾句。

從電影院往外走的這時候,心底的體會是馮小剛的表演藝術心靈終結了。

芳華那個詞,能指三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指某一個年齡層,比如說從十八九到二十多歲,即生理的芳華;二是指某段充滿著激情的難忘經歷,即心理的芳華。

《芳华》跟《狼图腾》一樣,讓人感覺不曉得編劇究竟想表達什么,就像一個無趣的人,舉著箇中高檔照相機,東拍拍‘’西照照,每張相片都不聚焦,模糊不清。

這部電影的基調就是“一代人的青春芳華被時代和社會耽擱了、浪費了、糟蹋了”,編劇儘管在結尾用畫外音牽強地掩飾了一下,但仍讓人明晰無誤地感受到那種牢騷和抱怨,就像一個深宮怨婦在自艾自怨。

就說《狼图腾》吧,除了花錢請了個比利時名編劇,其它什么都沒有,既並非痕跡現代文學,也並非人與自然,四不像。

電影從頭到尾只是在講訴處於芳華年齡層的主角的宿命和際遇的不公,從來沒展現人物內心世界更讓人為之動容的抗爭思想或執著追求。同樣的歷史背景,老謀子的《归来》就屬表演藝術精品,即使所有觀眾們都被主角那種對愛的堅守所震撼和敬佩,而在《芳华》裡,除了蹉跎,還有什么?

文章標簽   狼圖騰 歸來 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