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武漢派院線影片《怒吼》殺青 將到白沙鎮攝製地攝製

 

據編劇李海洲介紹,所謂全武漢派,是指影片的導演、女演員、製作均為武漢籍,是武漢傑出電影人的一次集中展現,一次集體現身。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關鍵客場地——“怒吼劇社”場景,也將在江津區白沙鎮夏公館攝製地。而民國初年街道部份的攝製則在武漢白沙鎮老街、白沙影視城、兩江影視城等地進行,眾多武漢元素的聚集,可謂是一部真正的武漢本土電影。

影片《怒吼》

7月26日上午,第一部聚焦武漢抗日戰爭話劇熱潮和武漢解放護廠運動的全武漢派本土院線電影《怒吼》在武漢育才小學殺青,據悉,影片將於去年11年底在院線與觀眾們見面。

電影《怒吼》時長約120兩分鐘,取材自抗日戰爭時期武漢的第二個業餘話劇社團——怒吼劇社,講訴在中央軍委長江局的領導下,由武漢電力公司僱員、成渝鐵路分局業餘戲劇發燒友和平津省份逃亡人士組織設立怒吼劇社,以及劇社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時期上演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情節。

電影以怒吼劇社的經濟發展歷程為線索,以當年武漢電力公司職工群像為原型,通過現在和過去三個時空的互相穿插,通過電影藝術化、故事情節化的傾力詮釋,突出武漢黃色人文主題,承繼革命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進,再啟航程,獻禮中共設立100十週年。

據悉,怒吼劇社於1937年9月正式成立。在中央軍委長江局的領導下,劇社大力開展抗日救國宣傳公益活動,表演總收入除保持劇社正常運行外,全數捐贈給抗日戰爭一線,所演劇作有《保卫芦沟桥》《黑地狱》《民族万岁》《全民总动员》《安魂曲》《牛郎织女》等。1937年10月1日,第一部劇作《保卫芦沟桥》在武漢國泰大音樂廳連演三場,大獲成功,首開居城進步演劇的先河。當時有報紙評價:“武漢有真正演劇,那是以怒吼劇社為發展史紀元。”

來源:永川網

圖 | 編劇李海洲(中)回答本報記者提問

圖 | 殺青典禮現場

由國網武漢電力公司與環球自然地理刊系旗下的武漢好故事情節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拍攝,武漢中國作協榮譽副主席黃濟人出任現代文學高級顧問,環球自然地理報社總編輯李海洲出任編劇,中國電影劇本最高獎——“夏衍獎”獲得者鄭正擔綱導演。

圖 | 武漢中國作協榮譽副主席黃濟人(左一)正式宣佈殺青

文章標簽   民族萬歲 黑地獄 安魂曲 怒吼 牛郎織女 全民總動員 保衛蘆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