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囍宴》時期 《親愛的幼體男回憶錄》影說同志生下

 

【噓!幫你送信】我最愛的潘瑋柏R!這是我想對你說的話...

同志婚姻、生子話題發燒,臺灣首部鎖定同志生子故事的電影《親愛的卵男日記》今年四月問世,在國際各大同志影展深受矚目。這部電影被視爲繼大導李安25年前經典《囍宴》呈現同志在家庭壓力下的處境後,寫實呈現臺灣同志已超越出櫃與家庭焦慮的進步現況,近日將在臺上映。

該片源於編劇鄧依涵曾獲104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的《我親愛的遺腹子》,描述一對女同志藉由一對男同志提供精子生子的故事,由雷艾美柯奐如蔭山徵彥蔡力允等人主演。出品的「答人文創」負責人林文義說,他一看此劇本,就覺議題性、時代性十足,可推向全球,立即簽約合作,找來曾以《夏日酷暑的輓歌》等短片在各大影展獲獎的謝光誠導演。

林文義謝光誠都非同志,但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熟知同志議題。學電影、拍電影、教電影多年的林文義說,他入行後,就發現同志尤其是女T(Tomboy,陽剛女同志)易遭歧視處境,也曾任已逝女同志作家邱妙津紀錄片《蒙瑪特‧女書》攝影師;臺大社會系畢業的謝光誠,則從西洋搖滾中熟悉各同志歌手,赴倫敦電影學院就讀更結識許多同志好友。

兩人與鄧依涵重新推敲劇本,考慮英國作人工生殖不像臺灣只限夫妻,將拍片場景拉到英國,讓該片成了國際合制,也凸顯出英國、臺灣同志婚姻一合法、一尚未合法的國家對比;原以女同志爲主的故事線,也另拉出男同志的困境,例如女同志純因想生孩子而生,男同志仍受父母盼傳宗接代影響。

片子連連入選美國、西班牙同志影展,還獲選臺灣國際酷兒影展開幕片、香港同志影展閉幕片。謝光誠說,國外對臺灣同婚與生子狀況都很好奇,也認爲該片反映出臺灣同志已跨越過去常見的出櫃焦慮、情感主題,直接跳到想有下一代、要有一個家的討論,在亞洲來說很突出;也有觀衆覺得此片有如記錄式電影,記錄兩對同志的真實生活。

「我們希望用娓娓道來而非呼口號的方式,讓更多人瞭解同志議題。」林文義說,他數年前曾因病所苦,深感在死亡將至前,該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從20年前邱妙津到近年臺大法籍講師畢安生自殺顯出的同志困境,正是五年級生如他該爲臺灣做的改變。目前該片電影版權已賣到日本,林文義謝光誠期望,該片生命可延續更久遠。

電影《親愛的卵男日記》因考慮人工生殖在英合法,部分場景特別赴英拍攝,由導演謝光誠(圖右)與英團隊合作。圖/答人文創提供

電影《親愛的卵男日記》,描述兩對同志透過女同志注射男同志精子懷孕的故事。圖/答人文創提供

電影《親愛的卵男日記》,描述兩對同志透過女同志注射男同志精子懷孕的故事。圖/答人文創提供

電影《親愛的卵男日記》導演謝光誠(右)與監製林文義。記者何定照/攝影

李安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