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背後的故事情節

 

張家輝出演的小馬哥,一身黑西裝戴著墨鏡,嘴叼火柴棍,用紙幣點菸的經典攝影機,成了大眾心目中的經典,西裝墨鏡更是賣斷貨。“我等了五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並非證明我有多了不起,我是要告訴我們,我曾經喪失的我一定要拿回去。”“阿sir,我不做小弟很久了。”經典臺詞,被競相傳頌。

只不過在接到解僱信之後,狄龍就已經發現不對勁了。以前,時常有大製片人、大導演請他喝茶,讓他拍片,忽然有一天,那些人好似全數消亡的無影無蹤,他每次想找一個人,結果這個人總是很巧合的不在。愛搭不理,避之遜於,讓狄龍曾一度很疑惑,“以前他們那么紅,怎么突然間就成了黑死病,人人避之遜於?”十多年後,狄龍曾這種形容他們當時的境況。

在電影中,張學友出演的警官是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朝氣蓬勃的,是代表公義,代表主流,代表光明的,是正面人物。狄龍出演的是過氣的黑幫小弟,是氣憤的、悲劇的、身不由己的,代表的是惡魔、黑暗、罪惡。張家輝出演的是講義氣的小馬哥,是有情的、有義的、放蕩不羈的,代表的是掙扎、不甘、怨恨。

狄龍笑談,“那這時候回家的這時候碰到幫派,自己見了我就喊我小弟,還奉上兩打啤酒。有一陣子我都不肯回家,回家碰到警員好友也向我使個表情,那意思說:該死的,別讓人學壞了!”

張婉婷沒有為的是拉投資而輕易換掉張家輝,即使她覺得張家輝就是最合適的女主角,“但那時我堅持說沒用,一定要用張家輝,即使沒有一個男執導既能演流氓,同時頭上還具有了羅曼蒂克的感覺。除了他,沒有人能參演船頭尺那個人物。”

這就是《英雄本色》前後的故事情節,比影片本身令人覺得回味無窮。永恆的《英雄本色》,難再找尋的逝去情懷。

張家輝領金像獎影后時,連他們都沒有想到。即使已連續三屆三次提名都沒有領到獎,而且這一次張家輝也沒有抱希望,也不準備去了。結果主辦方在早上六點給張家輝打電話,說張家輝有可能獲獎,讓張家輝急忙來。

吳宇森拍《英雄本色》,張學友給與了非常大的幫助,當時吳宇森找狄龍、張家輝這三個不被市場看好的女演員唱歌,投資商根本不在意,幸好有張學友的轉投,才順利拉來了投資。但是張學友不止一次私底下問吳宇森需不需要借錢,品行真的沒話說。

1985年6月,對於狄龍而言註定是個難忘的日子,時年39歲的狄龍像往常一樣去邵氏下班。結果卻接到了邵氏的解僱信,解僱信上一句“謝謝你為子公司多年來作出的戰績”就將狄龍冷冰冰地打發了。

攝製他們討厭的影片,是吳宇森當時最大的夢想。而攝製暢銷的影片,徹底擺脫票房毒藥的禮帽,則是當時的張家輝最緊迫的問題。

電影一經面世,便受到廣大粉絲的青睞,電影票房狂收3465萬港元,成為當年的電影票房亞軍,比位列第三的《富贵列车》高出600多萬港元,打破了澳門的電影票房歷史紀錄。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前三次金像獎頒獎典禮,張家輝都是穿著俊朗的晚禮服出席,結果空手而歸。此次不精心裝扮,便裝而來,竟然贏得了大獎,真的是不幸。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曲獎上,狄龍與絕交十多年的姜大衛和好,在慶功宴上,兩人更是緊緊相擁,場景動人。

《英雄本色》的火災,成了港片的分水嶺。在澳門影評人評選活動的澳門百部佳片內,《英雄本色》位列第二。有人說澳門只有三種影片,一種是《英雄本色》前的,一種是《英雄本色》後的,可見整部影片的分量和聲望。

便是吳宇森的寬容、放權,成就了《英雄本色》中很多經典臺詞,比如說張家輝叼火柴棍、吃盒飯,就是張家輝向吳宇森建議的。在《英雄本色》中吳宇森也客串演出了一個警員配角,跟編劇相同的是,吳宇森做女演員沒有什么天分,總是演不太好,這時候張學友便給與吳宇森引導,並且吳宇森出演時,張學友就當編劇。“我演來演去演不太好,特別是長對白的場景,那場戲我NG了30遍。後來我的攝影機都是張學友來編劇,張學友來教我怎么放鬆怎么演。”

由於打戲被搶,配角被弱化,人物就變得單薄、臉譜化,沒有民族特色。而且當年狄龍和張家輝都贏得了影后,甚至連新人李子雄都提名新人獎,唯獨張學友像個被遺忘的配角,什么益處都沒獲得。而且吳宇森對此很歉疚也很生氣,他後來曾想寫一個關於殺手的電影劇本,讓張學友當女主角。結果張學友卻永遠離開了世界,成了永恆的惋惜。

原本《英雄本色》的女主角是張學友的,英雄嗎,自然指的是張學友出演的警員宋子傑。“太殘暴了,他沒有錯,他不必須忍受那般的抨擊、愧疚和傷痛。必須有一個很好的形式讓他知道對弟弟的諒解,以及怎樣面對困局、壓力。只不過他才是最後的《英雄本色》。 ”但在攝製過程中張家輝越演越出彩,但是張家輝出演的小馬哥那個配角跟當時在臺灣地區坐了五年冷板凳的吳宇森很相近,而且感同身受之下,張家輝的配角愈來愈豐滿,打戲愈來愈足。超越了張學友出演的宋子傑,張學友卻絲毫沒有反感。

能夠不向惡勢力低頭,能夠在如此境況下信守承諾,張家輝果然像“小馬哥”。即使到了芝加哥拍片,黑幫還是找了很多馬仔來監視,並且要求張婉婷在一個多月內拍完電影,好讓張家輝回來拍片。

吳宇森後來攝製的《英雄无泪》、《英雄本色》、《喋血街头》、《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影片,只不過就是將徐克電影裡的冷兵器改成熱兵器,將武俠小說人物改成武林大佬,將叢林孤城改成街巷屋苑,將武林改成了現代社會。換湯不換藥,舊瓶裝新酒。

畢竟有依葫蘆畫瓢嫌疑,但徐克為數眾多徒弟中,也就吳宇森最得真傳了,但是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戲如人生,自己的配角就像自己這時現實生活中的人生,張學友步步高昇,狄龍英雄遲暮,張家輝心有不甘。也便是即使如此,這四個配角好似是量身定製的,自己都賣力參演,總算辛勤勞動的付出,獲得了可觀的投資回報。

曾執導過《秋天的童话》的編劇張婉婷就透漏過張家輝當年的尷尬境況, 當時張婉婷要攝製《秋天的童话》,女主角選擇的是張家輝。澳門的電影公司,一聽說是張家輝主演,就不願意投資,並建議張婉婷將張家輝換掉,交由其它當紅女星出演。可見當時張家輝“票房毒藥”的榮譽稱號,在電影公司是出了名的。

英雄遲暮,無戲可拍,被無情解僱,人人避之遜於,演藝圈的無情、現實生活,讓狄龍一下子蒼老了許多。都說“三十而不惑”,可狄龍面臨的不惑之年,卻四處充滿著了困惑困擾。前路漫漫,歲月悠長,39歲的歲數,卻有種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哀,對於紅了那么十多年的狄龍確實是個非常大的打擊。何去何從,狄龍很茫然。

從無戲可拍到片約不斷,這忽然的火災,讓張婉婷很怕張家輝變卦,就打電話給張家輝,張家輝很講義氣地說:“我應允你了,就一定來,你先去芝加哥籌備。”只不過當時的張家輝儘管大紅,但也招致了非常大的麻煩,即使許多黑社會都要找他拍片,當時的黑社會有多猖獗,瞭解澳門幫派史的好友都很清楚。

因一部《英雄本色》,五個人走到了一同。整部片子原本是張徹拍的,張徹想拉老友吳宇森一把,只好讓給了吳宇森。張徹對吳宇森的相救之恩,讓吳宇森銘記了十多年,在《英雄本色》復原版首映式上,吳宇森曾這種說,“它記錄了許多事情。《英雄本色》是關於一段親情。我的好好友張徹編劇,在他還沒有成名之後,我引導過他,也推薦過他,幫助他拍了一部成功的影片。當我須要的這時候,他也回過頭來幫我。基本上,大家看見小馬哥和宋子豪的情感,就是我和張徹的情感。我們就像古代的俠客一樣,成為較好的好友。”

在《英雄本色》中,狄龍出演落寞的黑幫大佬宋子豪,張家輝出演講義氣的小馬哥,張學友出演警官宋子傑。這四個配角所選用的女演員十分值得玩味,狄龍當時已過氣,張家輝當時被嫌棄,張學友正當紅。

難怪張家輝在刊登得獎感言時,套用“小馬哥”的經典語錄,動情的說到,“我等了四屆,為什麼在明晚我沒有心理準備,穿得最隨便時才獲得那個獎?我很惋惜,明晚穿得這么隨便,對不住。”更悲劇的還在前面,金像獎完結後,張家輝匆匆忙忙的回來,結果金像獎獎盃掉在了地上,斷了。可惜,啊可惜,但隔天拍片時,張家輝便將這件事忘了,真的不愧是瀟灑的“小馬哥。”

從1968年步入邵氏,到被解僱,狄龍為邵氏服務了18年,攝製了80數部影片,是邵氏拍戲最少的男星。18年的時間,狄龍也從香江第二美少年,變為了“年老色衰”的中年大叔。顏值不再,青春難留,新人輩出,沒有了藉助價值的狄龍,自然不再成為邵氏眼裡的香餑餑。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整部電影能夠圓滿完成是有多么的不難,1987年《秋天的童话》公映,本年度電影票房第六。本片贏得了金像獎最佳電影獎,張家輝則贏得了臺灣地區金曲獎影后。電影火災成功,可見張婉婷堅持用張家輝是恰當的。所以了那些都是後話了,在《英雄本色》火災前,張家輝確實是個電影票房毒藥。

張學友逝世時,吳宇森正在英國攝製《记忆裂痕》,4月1號那天開鏡,當時身旁的朋友、製片人怕負面影響到他,只好直至吳宇森收工才告訴他。吳宇森聽見那個死訊,當場崩盤,哭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吳宇森怎么也居然平常總把歡樂分享給別人的張學友會選擇跳樓,“他是一個把他們的傷痛隱藏起來,把歡樂送給我們、送給摯友的人。”

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女,世態炎涼,冷暖自知。面對邵氏的解僱,狄龍沒有大鬧一場,而是淡然面對。沒有心懷怨言,而是由衷理解。

難怪十多年後吳宇森接受專訪曾說,金曲獎那一夜、那一處獎盃,對他的人生而言,是最有價值的,《英雄本色》是他一生最難忘的影片。假如時光能倒流,最想返回1985年,“一個擁有很難忘的親情、一個徹底改變了我創作心靈的二十世紀。我個人的做人處事也獲得了一個最好的證明,就是我所堅信的人世間的那份德行、情慾都在那兩年出現。我對人生的熱愛也是從那兩年開始。”

當時的張家輝人在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是九點開始,等張家輝趕到時,剛好在頒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毫無準備,一身便服的張家輝便這種踏上了領獎臺,領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金像獎獎盃。

儘管有志難伸,但在邵氏前夕,師事徐克,卻也學到了很多實戰經驗。徐克的影片,女子陽剛氣很重,兄妹之情、嗜血之情、患難之情,在其影片中隨處可見。無力的悲愴感、嗜血的復仇意識、悲劇的宿命論、邪不勝正的天道、恐怖的暴力行為美,都深深地負面影響了吳宇森。

即使堅持要用張家輝,整部電影在很長的時間內沒有找出投資方,直至有一間看完電影劇本後被敬佩,同意了由張家輝參演,張婉婷才推到了投資。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秋天的童话》還沒殺青,張家輝就憑藉著《英雄本色》忽然大紅,一夜間,所有的人都來找他拍片。

狄龍出席金曲獎時,一身黑色西服,配搭白色領帶,盡顯小弟氣質。當聽見金曲獎最佳女主角是他們時,拳頭強有力上舉的坐姿,極為霸氣。不疾不徐,信步踏上領獎臺,用臺語、英文三種詞彙刊登得獎感言,舉手投足之間,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吳宇森、狄龍、張家輝都贏得了人生中頗具分量的大獎,唯獨張學友較為惋惜,連入選都沒有。

在攝製《英雄本色》時,吳宇森引導女演員大膽將想法說出來,給女演員充份自由權,“我討厭讓女演員有充份自由發揮他的唱功,也希望把他的體會、生活的實戰經驗放在影片下面。”

狄龍、吳宇森、張家輝面臨無戲可拍的尷尬境地,這時的張學友正春風得意,風頭正聲。1983年面世EMI《风继续吹》,同名主打歌成為張學友最暢銷的曲目之一。1984年,單曲《Leslie》澳門本地銷售量突破四白金,曲目《Monica》成為廣東話金曲的鼻祖式經典作品,打下張學友電影界新星的話語權。1985年在紅館連開五場個人音樂會,打破澳門女歌手初次開音樂會的場數記錄。

吳宇森在臺灣地區金曲獎上與為他頒獎的張徹緊緊相擁,說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張徹”。《英雄本色》的成功讓吳宇森找回了失落十多年的尊嚴,也讓吳宇森強有力地證明了他們,對吳宇森象徵意義重大。

《英雄本色》成了吳宇森、狄龍、張家輝三人事業的轉捩點,三人憑藉著該片揚眉吐氣,之後三人在影片屆風生水起,迎來事業第三春。

電影票房創紀錄,拿獎也是領到手軟,在第23屆臺灣地區電影金曲獎上,《英雄本色》獲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帶獎,編劇吳宇森贏得了最佳編劇獎,狄龍則將最佳男配角獎總收入囊中。在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英雄本色》贏得了影片獎,張家輝則贏得了最佳男配角獎。

時年39歲,與狄龍同歲的吳宇森,也是一樣茫然。從1973年主演個人第一部影片《过客》開始,到1983年的《英雄无泪》,10年來吳宇森一直鬱郁不得志,攝製著他們不討厭的喜劇電影。雖然換了邵氏、嘉禾、新藝城四個子公司,吳宇森一直沒有實現他們的志向,苦悶萬分。甚至被子公司雪藏,無戲可拍。

為的是不辜負好友的信任,也為的是證明他們,吳宇森全力投入到影片的攝製中。《英雄本色》最初是普通的動作片,劇情沒有那么多樣。在張徹的引導下,吳宇森將個人的人生經歷、做人的準則、電影的立場,都載入了電影,進而製成了一個“吳宇森電影。”

文章標簽   喋血雙雄 過客 富貴列車 風繼續吹 縱橫四海 Leslie 秋天的童話 喋血街頭 Monica 英雄本色 英雄無淚 記憶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