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談心室】《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一種愛叫作:「我是為你好」。

 

二,情人對未來的想象若是相同調,最終將踏上分離的公路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中有一場阿漢和母親的對話令我第一印象深刻。阿漢問母親為什麼要和父親在一同?並則表示母親對父親的情感絕非真愛。母親聽了只是苦笑澄清:「久了就愛了。」這句話講出來清清淡淡的,卻是別有番道理。對年長的小孩而言,愛情不就必須要轟轟烈烈?而且阿漢才會講出:「每個人的初戀,都像一部史詩電影那樣偉大。」的話語。但對歲數稍長的人而言,一段關係要能走得長久,並非只有激情,更是需要耐心、陪伴、讓步和寬容等條件。

不論是歐牧師或 Birdy ,他們的本意都是要保護阿漢,出發點不見得貪婪,卻也即使兩人都忽視了阿漢自身的心意,沒有給與對方情緒的進口,反倒將阿漢拉到更艱困與委屈的境況。也許,愛一個人不想是從:「我」覺得怎麼做對你較為好...做為出發點,而是給與建議和想法,讓現代人選擇自己想要走的路(即便不尊重決定),給與最大的祝福,並在對方受到危害時,成為他們的避風港。

許多這時候,最愛的人反倒並非最適宜在一同的人。聽起來很多消極?當我們對一個人有著過多的期盼與想象時,患得患失的心情,很難引致一段關係走得跌跌撞撞。相反的,最適宜在一同的人,也許並非最愛的人。最適宜在一同的人,也許只是朝夕相處時最自在的人、是一開始感覺不尤其強烈,但是一同生活一段日子後,才慢慢地討厭上對方的人。「愛情」只是一段關係的終點,但「生活感」才是一段關係能走下去的重要。所以啦,三個人願意一同生活的理由千百種(不見得都跟愛相關),有時候是懼怕孤獨、習慣伴侶的存有、或者受限於經濟發展或其它問題而難以從一段關係中抽身。

一,真愛本身很純粹,真愛「關係」卻很複雜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中,Birdy 的前夫班班對阿漢說:「喜歡一個男生,是與生俱來的啊,早知道我就不努力了。」是啊,性向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但要經營一段關係,絕對須要後天的努力才可能將達成。這也是為什麼《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結局能夠打動我的其原因(那個結局跟《愛在日落巴黎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三個曾經錯失彼此間的中年大叔,在澳大利亞的晚上街頭玩耍漫談,Birdy 陪阿漢到他下榻的旅店,自己互道「晚安」(晚安是「我愛你」的密語),珍重再見。

為什麼人與人的溝通交流很難出問題?總是有吵不完的架?走過青春歲月的雙親軍長,常會用年輕時談過的愛情或者社會走跳的經歷做為「準則」,給與前輩建議,並以為他們的人生實戰經驗就是「標準答案」。為的是不讓小孩「多走冤枉路」、為的是讓關心的人能過得很好,現代人要不必命令式的語調,要求對方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要不擅自幫對方決定未來的出路。

【文/香功幫主專欄】柳廣輝編劇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故事情節時空為臺灣地區解除戒嚴末期,同性戀者情普遍不被大眾接受,就讀於私立學校的阿漢和 Birdy 對彼此間互有好感。阿漢在真愛裡愈來愈大膽(堅強),想要表達他對 Birdy 的情誼,但 Birdy 卻趨向激進,蓄意跟男同學交往,掩蓋性向...

香功幫主/影片、音樂創作、藝文、隨手回憶錄集散地。盼能借由他們的微小力量將鍾愛的影片經典作品給推展出去,為它們留一份文字記錄。

阿漢和 Birdy 的真愛來得又快又急,兩人初次見面便互有好感,總會趁對方不注意時偷偷地端詳情人的面容。三個青春正盛的大男生以哥兒們的「身份」大方出遊,一同打混摸魚,朝夕相處的時間越長,情感也就越深厚。阿漢與 Birdy 年齡相若、意氣相投,真愛應能順利經濟發展。但是,談感情是專屬於三個人的事嗎?「理想」上所以是如此,你愛我,再見,結案。「現實」是生活在族群社會的我們,所做的每一決定,都受限於別人的觀感。真愛本身很純粹,但真愛「關係」卻很複雜。

看完《血觀音》的好友,大概都會對「我是為你好。」這句對白第一印象深刻吧?《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裡的教員或舍監秉持著「我是為你好」的思想,要求小學生聽話、守規矩、好好唸書,這種未來才有出息;歐牧師在曉得阿漢對 Birdy 的情感後,苦勸阿漢放棄他對 Birdy 的愛,千萬別像他一樣遭到排擠;阿漢和 Birdy 的母親經常用詞彙或肢體暴力行為,表達自己對女兒的「關心(失望)」;就連 Birdy 對阿漢立場的丕變,也是害怕那段禁戀會讓阿漢受到危害。

去除外在不利因素的阻礙,一段情感的成敗也創建在戀愛兩方對真愛的想象與否同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前半場,我們能看見阿漢和 Birdy 的情感快速增溫,當時的自己是全心擁抱這段「友誼」(友誼經常是掩蓋「我喜歡你」的最好藉口)。到了電影中段,阿漢與 Birdy 的情感線條愈來愈清晰,自己對未來的想象卻造成了落差,最終踏上相同的公路。

三,少用「我是為你好」的立場要求別人,以防跳入「以善意包裝」你對別人的期望圈套

談情感很難只是三個人的事,這也是為什麼《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中,阿漢和 Birdy 要避居金門或者讓三位主人翁在十多年後於澳大利亞重聚,好似拋棄掉外在族群(社會環境)的壓力,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去體會對方,才敢用力地去愛對方。

隨即,阿漢忽然調頭追上 Birdy ,並跟對方說:「讓我再陪你走一段路吧。」自己相視而笑,繼續「走下去」。天時(時代氣氛)、地利(社會與家庭不利因素)、人和(心境的成長與發生改變),這一次,阿漢和 Birdy 必須會有個 Happy Ending 吧?編劇把故事情節停格在此,留給觀眾們自行想象(締造未來)的空間。

五,錯失的情感,不代表兩人愛的不夠深刻,而是彼此間都還不夠成熟去完滿一段關係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歐牧師年輕時曾經有過一段緋聞,礙於他的身分與激進的社會氣氛,不得不選擇放棄,並且遠走他鄉走進臺灣地區工作。直至卸任後返回澳大利亞,辭任聖職的工作,才又跟心愛的人在一同。阿漢和 Birdy 踏上跟歐牧師相近的公路,自己的真愛鬧得滿城風雨,最後也是不了了之,直至十多年後在澳大利亞重聚,才有了「再續前緣」的機率。

原先習慣活在族群中的阿漢(影片前半場,阿漢迫於同儕壓力,險些對同志學弟施以暴力),在真愛裡找出毅力,勇於抵抗世界加諸在自己頭上的束縛與枷鎖。反觀 Birdy ,一開始對別人的觀感表現得蠻不在意,卻在醒來愛上阿漢後顯得激進,漸漸歸還到族群的原則裡。一個向行進,一個向後走,阿漢和 Birdy 都得不到自己渴求的結果,又難以真正放下彼此間,只得彼此間煎熬,相互危害。

假如年長個 20 歲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大概會執著於真愛故事的悲劇面,心傷於社會性別歧視對一段情感導致的危害。這把歲數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倒覺得歐牧師、阿漢和 Birdy 的真愛沒有開花結果,除了環境與族群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外,自己的心也許也還沒準備好去迎接一段關係(不論背後是膽怯或者職業選擇或者其它各式各樣理由)。就像《六人行》的希爾(Ross)和荷莉( Rachel),或者《慾望城市》的珍娜(Carrie)和大人物(Mr. Big),明明愛得要命,卻又不斷分合,過程中各自有過些新的伴侶與失利的緋聞,兜兜轉轉一大圈,最終再度返回彼此間身旁並結成連理。

傳統的「門當戶對」價值觀存有於各式各樣相同面向中:階層、年齡、外表、學歷、經濟發展等,都可以對一段關係導致負面影響(或危害)。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性向成了阿漢和 Birdy 真愛關係裡的阻礙。即使愛情兩方確認了彼此間的心意,但是軍長、雙親或好友都難以接受自己的真愛,這段關係還能走下去嗎?為的是一段情感選擇跟所有人對付,與否值得?當情人內心深處浮現這種的念頭,就是自己的真愛迎接嚴苛考驗的終點。

四,真愛能轟轟烈烈,但一段關係要的是耐心、意志力與寬容

希爾和荷莉或者珍娜和大人物不斷錯失彼此間,不代表自己的愛不夠深刻,單純只是「那個時間點」的自己並不適宜彼此間,才難以繼續走下去。同樣的,歐牧師與他的伴侶以及阿漢和 Birdy ,一開始未能走在一同,也許也只是時機未到。一段真愛關係要有 Happy Ending ,天時(時代氣氛)、地利(社會與家庭不利因素)、人和(兩人與否對未來有著共同的目標),缺一不可。

文章標簽   愛在日落巴黎時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血觀音 六人行 慾望城市